2020年秋季暨2021年迎新艺术品拍卖会特别推出的“能明能鉴 宜子宜孙”铜镜专场,是继前三场成功举办后的第四次精品集结。本次专场由著名艺术品鉴赏家董子先生担纲策划,汇集了从战国至明清各个历史时期的铜镜珍品,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铜镜艺术的发展脉络与独特魅力。
专场以“能明能鉴 宜子宜孙”为主题,寓意铜镜不仅具有照容实用的功能,更承载着古人对于家族昌盛、子孙绵延的美好祝愿。这一主题深刻体现了铜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特殊地位——它既是日常生活用具,又是寄托情感与信仰的重要载体。
本次拍卖会呈现的精品包括:
一、战国蟠螭纹铜镜
此镜纹饰精美,蟠螭盘曲环绕,线条流畅自然,体现了战国时期青铜铸造工艺的高超水平。镜背的蟠螭纹饰不仅具有装饰功能,更蕴含着驱邪避凶的寓意。
二、汉代“长宜子孙”连弧纹镜
镜铭“长宜子孙”四字清晰可见,周边饰以连弧纹,整体造型端庄大气。这类铜镜在汉代极为流行,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家族传承的重视。
三、唐代海兽葡萄镜
作为唐代铜镜的代表作,此镜以高浮雕手法刻画海兽与葡萄纹样,构图繁复华丽,展现了盛唐时期兼容并蓄的文化气度与精湛的工艺水准。
四、宋代湖州镜
宋代湖州镜以其简约大方的造型和精湛的铸造工艺闻名,此镜背面刻有铸造坊号,是研究宋代手工业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。
五、明清人物故事镜
这类铜镜多以历史典故、神话传说为题材,纹饰精美,故事性强,体现了明清时期铜镜艺术的世俗化倾向。
董子先生在专场图录前言中特别指出:“铜镜虽小,却映照千年。每一面铜镜都是历史的见证,承载着古人的智慧与情感。‘能明能鉴’是其物理功能,‘宜子宜孙’则是其文化内涵,二者相得益彰,共同构成了铜镜独特的艺术价值。”
本次拍卖会不仅为收藏家提供了难得的收藏机会,更为广大艺术爱好者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古代铜镜文化的窗口。通过这些精美的铜镜,我们得以窥见古人的生活场景与精神世界,感受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艺术魅力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chinadongzi.net/product/522.html
更新时间:2025-11-07 15:09:56